正在閱讀:【弘揚興化精神 致力四大轉型】沙溝鎮:“村莊之眼”特色吸睛
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,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,僅管理員可見
【弘揚興化精神 致力四大轉型】沙溝鎮:“村莊之眼”特色吸睛
轉載
孫技術支持于 2020/11/07 10:18:15 發布
來源:興化發布
作者:興化發布
84 閱讀
0 評論
0 點贊
11
【弘揚興化精神 致力四大轉型】沙溝鎮:“村莊之眼”特色吸睛
顯示


寬寬長長的瀝青大道掛滿大紅燈籠,大道兩側別墅林立,熱騰騰的巨幅“包子出籠圖”令人眼饞。這是沙溝鎮斜溝村打造的“村莊之眼”,寓意“包打天下”。該村黨支部書記馬成云說,以包子為代表的熟食是斜溝村富民產業,全村依靠包子生產經營,走上富裕之路。瀝青大道、別墅是富裕的象征。
斜溝村750戶、2880人,八成農戶生產經營包子,戶均年經營收入30多萬元。全村提水養殖面積3000畝,其中村集體1000多畝,村集體年經營收入110多萬元。近年來,村莊全面實施了人居環境提升工程,建設了1000米長的濱河游道,澆筑了900多米長的通村瀝青大道。 “全鎮18個村(社區)都打造了‘村莊之眼’?!鄙硿湘傸h委書記郭慶軍說,“村莊之眼”關鍵在“眼”。“村莊之眼”是在村莊環境全面整治提升基礎上的點睛之筆。今年年初開始,沙溝鎮在全鎮推進“五清”環境提升工作,全面清除露天廁、倒塌房、廢牲圈、臭溝塘、雜物堆,堅持“拆清建管栽”,實現了人居環境整治面上的大清理、大改觀。今年7月,在“五清”工作的基礎上,該鎮提出了“村莊之眼”目標。目標突出“五個可以”,即“水面可以親近、河岸可以行走、空地可以栽種、巷道可以駐足、鄉韻可以感受”,全面凸顯“宜軟、宜曲、宜綠、宜透”的里下河特色風情。其中,硬性目標是每村(社區)需打造一條青磚巷,打造一條河岸線。
為讓“村莊之眼”各有特色,該鎮逐村確定“眼”之內涵。“鳳凰于飛”是仲寨北村打造的“村莊之眼”。村委會主任仲維玉介紹,“鳳凰于飛”一詞源自《詩經》,原指鳳與凰在空中相偕而飛,后表示夫妻相親相愛。而在仲寨北村,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和村志村史相互映襯,升騰出新的文化內涵,成為仲氏一族團結幫襯、善治良序的時代之音。 仲寨北村由仲一、仲四、西寨三個自然村組成,全村85%為仲姓,據傳是孔子弟子仲由后裔。北宋年間,仲氏先人仲鳳與仲凰歲宋太祖趙匡胤征戰,死于仲寨一帶。趙匡胤找不到二人首級,故在河畔設“疑冢十余處”,遣仲姓后裔守護祭祀。故環莊的河流稱之為鳳凰河,河上的橋為鳳凰橋。為讓村民銘記這段文化歷史,讓村莊厚重的人文味得以傳播,鎮里將“鳳凰于飛”定為“村莊之眼”。自6月開始,該村對鳳凰河實施干河施工。目前,河道淤土已清理,河道岸線的清水走廊和仿古鳳凰橋正在施工。建設的鳳凰橋為獨孔、長18米,清水走廊長2000米。整個工程將在11月建成。該村還建設了600米長的青磚巷?!白咴谇啻u巷上,一種古樸意蘊就彌漫開來,心里就寧靜了許多?!贝迕裰倬S江說。 一些“村莊之眼”,盡展村莊之美。如,董莊村“董莊拂柳”?!岸f拂柳”居于村莊北的環河岸。自2012年村莊打造星級宜居村栽下一段垂楊開始,至今已垂楊環岸,成為全鎮獨特的拂柳景觀。一些村莊之眼則展示產業之剛。官河莊還結合全國蝦藕共生第一村產業,打造了“官莊映荷”村莊之眼。目前在水上已建成游園,游園南部水面是蝦藕共生體驗區,是該村蝦藕共生產業的“微縮版”。
記者:顧日升
通訊員:仇俊逸 姜洪義
編輯:徐婷婷
校審:王兵
簽發:姜帷韜 吳俊翔
